新学期伊始,这三种家长可能不太受老师欢迎,老师不会明说但需留意

孩子上学后,家长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教师交流,从幼儿园到中学,不论是班主任、生活指导还是各科任课老师,都可能因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而进行沟通。

我的表妹是一名小学教师。一次交谈中,我询问她:“有没有哪些家长是你们不太喜欢的?”表妹沉思片刻后回答:“有的,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家长。虽然我们知道要公平对待每位家长,但有些确实让教师难以忍受,希望他们能保持距离。”

实际上,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观念差异是正常的。然而,以下几种类型的家长最难沟通,也让学校最为头疼。如果您发现自己也在这些类型之中,请注意调整与教师的沟通方式。

爱管闲事型

这类家长是教师最害怕的。他们不仅干预自己孩子的事务,还试图影响日常教学活动,给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扰。

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,一位母亲要求教师按时按量在孩子的食物中添加芝麻,并录制孩子进餐全过程的视频。

我有一个朋友是幼儿园教师,当她分享了几张孩子们课间的相片到群里时,几位家长立即激烈地指责她为何没有包含自家孩子的照片。自那以后,我的朋友便不再分享孩子们的照片了。

这类家长容易将教师等同于保姆,期望教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,稍有疏忽便认为是教师的不负责任,不是严厉斥责就是投诉。

此外,他们还喜欢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指手画脚。

为什么讲课进度比其他班级慢?

今天怎么没有语文课?

为什么没有提问我家孩子?

作业为何这么多?

为何今天要做数学题?

总之,他们对教师做的一切几乎都不满意。

这类家长的行为极端且言语激烈,令一些教师宁愿避之不及。

偏袒纵容型

表妹班上曾有个“小霸王”,这孩子聪明却行为不端,常欺负同学、随意拿人东西、动辄挥拳。

一次因争执叫来双方家长,没想到孩子的母亲一进门就断言“肯定不是我孩子的错!是对方孩子不懂事。”

这让另一方家长非常生气,两家人在办公室便争执起来。

表妹无奈表示:“偏袒纵容型的家长,每次沟通都是学校的问题、教师的问题、别人的问题,唯独自己孩子没问题。”

实际上,孩子很擅长观察大人的反应。一旦发现无论如何行为都能获得父母的保护和支持后,就会变得毫无忌惮。

这样的孩子很难管理,无论怎样劝导都无效,油盐不进。因为在他们眼里,父母能解决一切问题。

我们承认这类父母很爱孩子,但这种无节制的溺爱进入校园后,实际上是会害了孩子的。孩子将家里的霸道带入校园,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,损害与老师的关系,甚至影响学习。

放任不管型

“我家孩子以后就交给您了”,作为教师,其实非常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。因为喜欢说这话的家长,往往就是“甩手掌柜”。

对这些家长而言,孩子进了学校,其成长和教育就跟自己没关系了!学习不好找老师;品质出现问题找老师,总之,所有问题都归咎于老师。

表妹说,这类家长仿佛被施了“隐身术”,从孩子入学那天起就消失了。总是在开会或出差,永远没空。

但一旦联系上他们,态度又特别好,不管你说什么,他们最后总是一句“那就麻烦老师多费心了”。

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胡副主任曾说:

“国际上和我们都做过学生分数的检测,影响它的因素第一个是学生家庭和本人,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个体差异,占60%到65%的份额,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。

第二个是区域生态和氛围,以及区域给教育提供的支持,占20%到25%左右;第三个才是学校,影响只占10%到15%。”

明白了吗?即便孩子进入学校,在其成长过程中,最重要的仍然是家庭,是父母,而非教师!

愿意成为“甩手掌柜”的家长,其实是逃避责任的表现。他们将孩子推给教师,未来孩子是否成才似乎与他们无关,全成了教师的责任。

家庭教育不足,学校教育再好也是徒劳的。

孩子上学后,家长需学会两件事:

一、信任教师和孩子

父母放手越晚,孩子独立越难。我们要相信孩子在学校能与同学和谐相处,听从教师安排,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。

教师的教学经验通常比家长丰富,他们知道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安排学习任务。家长应基本信任教师,这样教师才能更顺利地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成长。

二、积极配合

作为家长,既不能干涉教师的教学安排,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,而应适度、有底线地做好家庭配合。

例如培养孩子的习惯,关注孩子的作业和复习,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适当调整等。

优秀的孩子背后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合作。双方积极交流才能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成长路径。

因此,家长们,我们不能仅要求孩子优秀,同样也要努力成为优秀的家长,这样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。

Tags: